查看原文
其他

营地教育的“西学东渐”

子舒 FT有教无类 2020-09-01

营地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它通过体验式教育,使孩子在感知中探索,在社交-情感学习中塑造品格,在多元工作坊中发现兴趣,是中国孩子亟需的成长方式。



对美国孩子来说,夏令营几乎是中产阶级教育的标配。 每个家庭几乎在头一年的冬天甚至秋季,就早早规划、决定第二年参加哪个夏令营了。比如瑞士的Luethi-Peterson Camp (LPC) 就是在头一年的秋季接受营员申请,圣诞节期间审核申请材料,在元旦时就把夏令营的邀请函寄出。提前半年确定夏令营安排,这为导师、营员、家长、组织方都留出充足的时间做规划、准备。


早早规划夏令营,是因为夏令营对欧美家庭来说,已经几乎成为精神与文化的传承,是孩子夏季不可或缺的经历。“很多美国家庭的孩子每年夏天都去同一个营地,成为了传统,甚至连他们的爸爸、爷爷都是在同一个营地长大的。作为几代人的家庭传统,营地教育起到了文化传承的作用。”—欧森营地教育创始人孙艺轩女士如是说。美国的营地往往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比如国际交流、环境保护、户外探险等。精神与文化的传承也会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营地的日常仪式与营会活动,都围绕主题设计。例如,在LPC这个以国际理解为主题的夏令营,会在用餐期间邀请营员上台,用自己国家的语言,提出“如何让我们的社区变得更好”的倡议;这个倡议接着会由来自十几个欧洲国家的营员翻译成各国语言。比如,一个意大利小男孩在午餐期间走上台,用意大利语说,“各位,厨房里的用具经常摆放混乱,希望轮到值日的小组注意啦”。然后来自不同国家的小营员,会志愿把这则意大利语的倡议翻译成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等 。每天早餐、中餐、晚餐都如此,十国语言此起彼伏地响起,犹如一个小小联合国。


夏令营的每天都是丰富而不同的。在LPC,孩子们有时候去有小鸭子的湖里游泳、在森林里徒步野炊、到麦田边露营;有时去附近的城市探索、参加小镇上的纸船比赛;有时晚上打着手电筒在森林里寻宝、开墨西哥主题的糖果店、换上晚礼服参加化妆舞会。


在LPC营地还会品尝到来自十几个不同国家的菜肴,因为营地事先会邀请导师、营员准备一道自己家乡的美食,通过分享美味来认识各国文化。国际交流不止于此,LPC的营员们还会每天上午合唱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民族歌谣,下午跳欧洲小镇民间舞,自选参加语言文化工作坊等,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渗透着营会主题。



再比如说,在Chewonki 这个位于美国缅因州的环保主题营地,日常仪式与营会活动则围绕大自然、可持续发展主题展开。同样在用餐期间,两人一组的营员,会为大家介绍一种营地周边会出现的动物。他们有时介绍营地上空飞行的鸟、附近森林里活动的哺乳动物、或是所在海域里的鱼。在营会活动设计上,Chewonki突出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营员可以在有机农场上学习种植,并且在三餐中品尝到来自营地农场的蔬菜。营员还可以通过山间观鸟、森林徒步、帆船出海等工作坊,用多元方式探索大自然。 到了周日上午,所有人聚集在大礼堂,那里有一个巨大的鲸鱼骨架,它是因为石油污染而死去的。导师和营员一起唱起关于保护环境的歌,提醒人类不要因为大自然的无私奉献而取用无度。


营员和导师们一天24小时都相处在一起,无论是生活、玩耍、学习、劳动,都按照营地标准展开,在细节上将营地文化与精神渗透 。欧美夏令营也非常重视营员与营员之间、营员与导师之间真诚的情感连接。这些连接建立的时刻发生在餐桌上、宿舍里,可能在工作坊的课程中,也可能在孩子们嬉戏玩耍的瞬间。


在营地,每个孩子都会分到一个自己所归属的 “family unit”(家庭单元/生活小组), 他们一起用餐、值日、就寝。每个生活小组的导师需要对营员进行社交-情感构建, 使起初陌生的孩子逐渐成为关系亲密的伙伴。这个“生活小组” 将成为孩子在营地的社交安全网(social safety net), 为孩子提供归属感与安全感。生活小组模拟了日常生活中家庭对孩子的情感意义。



生活小组中的导师扮演了“家长”的角色,不仅关注每个孩子的情绪状态、行为表现,还引导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为营员之间建立亲密关系起到助推、催化剂的作用。生活小组的主要情感构建时刻来自于餐桌时光、寝室时光。因此,欧美的营地也尤其注重餐桌文化。导师会启发孩子们谈谈一天中开心、难过、有趣的事,分享感受,交流思想,邀请每个孩子主动表达自己,并给予充分的鼓励与肯定。导师还会注意小组气氛,当分享交流出现冷场时,还会讲有趣的故事、玩餐桌游戏,使孩子们在欢快的氛围中拉近彼此的距离。


学术界还专门研究了营地教育对孩子成长的益处。早在1929年,就有Dimock 和 Henry 在Camping and Character《营地与性格》这项研究的案例分析中写道,从1925-1928年在加拿大安大略参加Camp Ahmek的男孩们有明显的正向行为改变,他们提升了社交能力、独立能力,以及愿意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家长们还进一步反应,孩子们回到家后,延续了夏令营中的行为变化。而Christopher A. Thurber 博士等学者发表在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青年和青春期杂志》上的研究论文同样显示,营地教育可以使孩子更自信、更擅长交朋友、学习做负责任的决定、敢于探索并在安全范围内冒险。


学者们进一步解释道,营地之所以能够为青少年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是因为它具备了以下要素:远离城市,不受电子产品、媒体娱乐、日常环境的干扰;在具有治愈属性的大自然中开展户外项目;与懂得接纳、关爱、信任、支持的导师在一起;提供好玩的、具有挑战性的、在安全范围内冒险的项目。这对于青少年的积极发展来说是非常理想的环境。“结构化的、自愿参加的活动”能够有效激发青少年的内在动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做事情,并逐渐掌握方式方法,收获能力与自信。



不仅在美国,营地教育在其他国家与地区也已发展多年,并各具特色。中国营地教育研究院(ICE)在首届营地教育管理者培训(CEMC)上就此进行了分享与对比。在澳大利亚和新加坡,营地教育已经被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学生会在原本上课的周一至周五,由学校老师带领,集体到位于大自然中的户外营地,攀岩、皮划艇、露营、在小木屋边围着篝火野炊,共同完成挑战,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增强团队精神。俄罗斯的营地则更侧重于培养国家使命感与民族精神。俄罗斯政府对营地教育高度重视,把黑海最美丽的4公里海岸线都划给了直属于教育部的小鹰营地,只选拔最优秀的孩子参加。而从营地“毕业“的营员中,不乏俄罗斯各领域最杰出的大家。香港的营地则隶属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要为非盈利机构,部分工作人员为义工,享受政府拨款,旨在为青少年、家庭、老年人提供休闲、运动、亲近自然、共度温馨时光的场所。


尽管营地教育在西方国家已有百余年历史,来到中国却只有三四年。虽然营地教育在中国非常新,却正是中国孩子亟需的成长方式。中小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奔走于学校与培训班之间,几乎没有自由玩耍的时间。而传统教学模式所强调的题海战术与死记硬背,无法帮助孩子获得独立生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等21世纪人才所需要具备的综合素养。营地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它通过体验式教育,使孩子在感知中探索,在社交-情感学习中塑造品格,在多元工作坊中发现兴趣,成为独立、自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


营地教育同时也是对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孩子如果没能在家里学到健康的情感模式、沟通方式,则可以到营地这个全新的社交-情感环境中,进行第二次性格培养。中国营地教育研究院的郑良宏指出,“独生子女综合症”或许可以在营地得到缓解,通过营地教育,培养同理心、爱心、独立生活的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等。



浙江一位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见证了儿子在营地所收获的坚毅品格之后,他非常推荐更多孩子加入营地教育。“儿子当时参加了位于美国东北部的户外夏令营。连续一周,他和教练、队友带着干粮和帐篷,在海岛之间划皮划艇。一天结束时,船划到了哪里,他们就把帐篷搭在那个地方睡一晚,第二天醒来继续划,每天如此……”这位家长继续回忆道,“儿子平时不轻易喊累,但是他说,这次经历是非常、非常辛苦的,同时也很好地锻炼了他的意志力,培养了坚毅的品格。他回到家的时候,身体也变得很壮实。他后来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每天晚上完成学业以后,还要准备申请材料到凌晨,非常辛苦,也消耗体力,但是他很有毅力地坚持了下来,这和他夏令营的经历或许也有关系……”


越来越多的创新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营地教育可以成为中国孩子的21世纪成长新方案,并开始实践。今年五月即将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硕士毕业的吴成楠就是其中一位 。作为多年瑞士国际夏令营导师与中国一线教育工作者,她一直希望可以为更多中国孩子创造国际夏令营经历,赋予孩子责任感、内在动力、与人的真诚连接。以此为出发点,今年夏天,成楠和笔者联手哈佛校友、连续教育创新创业者John Stadler,以及顶级文理学院Bates College的前数学系主任Bonnie Shulman,创立以诗人命名的Robert Frost Camp,意在启发孩子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成长路径。我们期待着看到更多为中国孩子打造的创新营地教育项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推荐阅读

如何吸引女生学计算机专业?美国做了这些实验



中国艺术教育重“技”轻“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